教育是“爱”,就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学生;教育是“情”,是一份孜孜不倦的热情,更是一种情感与情感的共鸣。24年前,当她站在三尺讲台的那一刻,她曾立下誓言:择一事、终一生,做教育事业的笃行者。
她是学校药学院(中药学院)教授、第四届药学专业带头人——蒋红艳。她也是重庆市科技专家库专家,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药学服务》负责人。她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第六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获得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坚守职业教育,勇攀学科高峰
她坚守职业教育二十余载,始终不忘现代职教改革理念,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产教深度融合、三教协同发展、多元化特色育人等思路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她和团队创新提出“双主体、八平台、八共同”药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五对接”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主动对接行企业建成产业学院,开展药学服务等现代学徒制培养,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成长通道。
在教学中,为了当好“大先生”,她带领团队精研磨炼,制作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患者为中心、传统医药文化和人文关怀等符合专业课程定位的思政素材,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她还依托国家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基于“云、网、端”的运用,构建“六步三段双融”智慧教学模式。该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她带领团队改进教学模式,潜心研制教学资源,将《药学服务》这门课程打造成“两性一度”的“金课”。她主持的《药学服务》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改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她和团队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提高教改科研能力。她主持主研各级课题16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编写教材16部,其中主编3部。
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
专业发展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抓手。在教学的同时,她作为专业带头人始终心系药学专业的建设之路。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团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入医药企业调研,撰写专业发展规划,打造职教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和教材,推动骨干专业各项建设任务。药学专业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骨干专业,是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药学专业示范点,也是国家首批“双高计划”药学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由学校牵头的药学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平台,用户总量达58万人,在同类院校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以行动诠释“乐教爱生”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正是秉持这份“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她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常常早出晚归,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教会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道理。她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在专业上不断探索。学生蒋雪琴从业后在给她的来信中吐露心声:“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从最开始不了解药学专业,到喜欢上这个专业,到现在已经成为一名执业药师,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更多的患者……”。她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她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希望之花,让它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绚丽绽放。她上课从不马虎,讲起课来十分认真投入,条理性很强,特别善于举例,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起来十分轻松,而且印象深刻。她为人和蔼,课堂上常常与同学们互动,营造了温馨的课堂气氛。正是一届届学生口口相传的好口碑,让她真正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那份欣慰。
“厚植教育情怀,争做‘经师’和‘人师’,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梦想,用行动托举民族的未来——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就像她所说的那样,她成为了教育事业的笃行者。